明末本官真是一个忠臣啊李适 第440章 难搞的郑芝龙

69书吧 69shuba,最快更新明末本官真是一个忠臣啊李适最新章节!

郑鸿逵虽然兴奋但还是没有下狠手追击溃军,反而约束福州的守军,不让他们追击。

这要是把郑芝龙给惹毛了,不顾一切的进攻闵县的水师,那可有得受。

此战大明军队大败地方割据势力郑芝龙的大军,明军伤亡八百余人,郑芝龙伤亡近两千余人。

此时福州城墙上的一众官员弹冠相庆,郑芝龙终于被打败了。

福建巡抚吴之屏不由感叹,大明军队战力如此之强悍,听说整个京营高达十一万人。如此下去大明中兴有望,也不枉自己始终心向朝廷,忠心大明社稷。

郑芝龙一路收拢溃军,驻扎在长乐。

此时郑芝龙的大营气氛十分压抑,郑芝龙更是黑着脸,不一会郑芝虎被五花大绑给压上来。

见老大脸色十分难看,郑芝虎可不敢出言嘲讽,还好生说道,

“大哥,我们可是打断骨头还连着筋骨的亲兄弟,你看是不是可以给弟弟松绑一下。”

郑芝龙黑着脸点点头。

见被松绑,郑芝虎又说道,

“大哥,请听弟弟一席言,其实今天的战败对大哥来说何尝不是一件好事。”

郑芝龙顿时用要吃人的眼光瞪着郑芝虎。

郑芝虎赶忙说道,

“大哥,不要生气,请听弟弟给你详细讲解一番,你便知道弟弟是真的为了你好。”

“今天战场上的五千京营士兵,现在在整个北方可是高达三十余万,而且这五千人还是一般的军队。”

“拱卫京师的十万余人,那才是大明的精锐,战力强于今天你遇到军队的数倍。”

郑芝龙压制住怒火,

“今天战场上那个湫湫湫的东西是什么?”

郑芝虎当即说道,

“那是咱义父大人李相发明的喀秋莎炮,今年年中大战建奴,直接一千具喀秋莎炮,灭了建奴一个骑兵万人队。”

郑芝龙咽了一下口气,恢复了神态,淡淡的说道,

“你说是为了老子好,这好在哪里?”

郑芝虎见老大这是要认怂了,当即大喜,

“大哥,朝廷大军明年就会南下平定叛乱,要是你真的割据了福建,到时候朝廷大军不得把你也立为目标。”

“到时候十数万大军兵进福建你如何挡得住,到时候可是抄家灭族的下场。现在是我们兄弟在处理此事,一切都有商量的余地。”

“只要你答应放开福建的海贸,还有保证广东北上的贸易商船不受限制,我们一切都好商量。”

郑芝龙又说道,

“老子可是软禁了福建的巡抚,朝廷不会秋后算账?”

郑芝虎赶忙说道,

“这都是小事,这官字两张口,怎么说还不是我们说了算,到时候打点一下,保证没有人乱说话。”

郑芝龙摆摆手,淡淡的说道,

“就先这样,让老子考虑一下。”

当然郑芝龙也有自己的考虑,虽然今天陆战大败,让自己颜面扫地。但是自己的基本盘可是在海上,其实根本不怕朝廷。

大不了到时候拉着海上力量到海外的讨生活,倭国,琉球还不是任自己逍遥。

但是嘛,这陆上安逸的日子又让人留恋。不过毕竟犯下了软禁福建巡抚,试图割据地方的罪行,这要是被朝廷秋后算账就麻烦了。

福州城,郑鸿逵也在和巡抚吴之屏和右布政使卢洪珪商议后续。

只见吴之屏笑嘻嘻的说道,

“郑总兵真是指挥有度,用兵如神,五千大败郑芝龙两万大军。郑总兵一战之下,声名鹊起,威震大明。”

郑鸿逵哈哈大笑,

“吴大人过奖了,不可否认本官队打仗有那么一点天赋,不过能打赢此战,也在意料之中。”

吴之屏撇撇嘴,尼玛还是这么不着调。

“哦,郑总兵果然英雄无畏,本官佩服。不过现在郑芝龙虽然在陆上被击败,他的水师可还堵在闵江口,我们要想一个对策完美解决此事。”

右布政使卢洪珪当即说道,

“郑芝龙的主要力量还是在海上,万万不可和其决裂,万一他放弃陆地转向海上,以后我大明的沿海将不得安宁。”

吴之屏点点头,

“是不能让他转向海上。”

说到这里,吴之屏对郑鸿逵说道,

“郑总兵,毕竟你们是亲兄弟,此事还得是你来解决,我们福建的官员一定配合于你。”

郑鸿逵笑着摇摇头,

“我大哥那个性格怎么可能这么容易服软,不过本官尽力而为。”

郑鸿逵当即让人传信邀请郑芝龙会面和谈,郑芝龙直接给出回答,只要郑鸿逵的军队的水师退出福建,并答应以后不得兵进福建。

就答应放开福建的海贸和不拦截广东的商船。

这可把郑鸿逵急的团团转,这老大真是不可理喻,不知天高地厚。还妄想在福建称王称霸,你是真的不知道朝廷的厉害?

郑鸿逵又派人去吹嘘了一下朝廷的实力,以免郑芝龙不知情。当然郑芝龙早就从郑芝虎口里了解了一些北方的情况。

虽然二人的吹嘘都有点厉害,但是不可否认北京朝廷的实力不可小觑。

但是郑芝龙还是保持上次的回答。

郑鸿逵无奈,只好召集巡抚吴之屏和右布政使卢洪珪继续商议。

“唉,郑芝龙这个混蛋真是不识好歹,根本不听劝。要本官把福建交给他,他就答应朝廷的条件。”

“本来对本官来说,只要完成了咱义父李相的任务便可。但是毕竟是本官的亲大哥,不能见死不救。”

“还请两位大人帮本官想一个对策,能和善的解决此事。”

巡抚吴之屏和右布政使卢洪珪顿时紧皱着眉头,他们两个可是流官,处理这种事还真的没有郑鸿逵方便。

还有他们可是朝廷的官,有的话也不能说得那么明白,不像你郑鸿逵可是李相的义子,完全可以为所欲为嘛。

不过为了福建的百姓,大明的江山社稷,两人只能绞尽脑汁想起计策来。

不一会右布政使卢洪珪说道,

“其实我们把问题想复杂了,我们始终把郑芝龙当敌人对待,现在我们转变思路,将他当成自己人,那问题就好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