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开局签到悟性逆天 第183章 争相巴结

这些天李向明都住在城里,方便每天的工作,最近他要培训一些工人,每天都比较忙。

与此同时,李向明当副厂长的消息,不知怎么,传播开来,就像是一阵春风,迅速在周围的村庄中传播开来。

在这个信息传递并不发达的小地方,这样的消息无疑是一件大事,足以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

而在李家洼村,这个消息更是引起了一阵不小的轰动。

李有田和陈小花,李向明的父母,一向以儿子的成就为荣。

随着李向明的晋升,他们的地位在村中也水涨船高。

平日里,他们以前都是朴实的农民,但如今,却成了村里人争相攀附的对象。

夕阳洒在村头的小路上,一对夫妇手挽手走来,丈夫身穿打着补丁的蓝布衣服,妻子头戴花头巾,脸上挂着急切而又带着些许羞涩的笑容。

这对夫妇名叫王大山和刘小芹,是李家洼村里的老住户,与李有田和陈小花算是同村的熟人。

“有田大哥,小花姐,你们俩好啊!”

王大山远远地看见李有田夫妇在门口乘凉,便大声招呼起来,声音中透着一丝讨好。

李有田和陈小花听到声音,忙迎了出去。

“哟,大山兄弟,小芹妹子,今儿个怎么有空过来呀?”

陈小花的声音温和,眼神中透出一股子亲切。

刘小芹快步走上前,微微躬身,双手紧握着身前的围裙,有些局促地说道:

“姐姐,我们听说向明那孩子当了副厂长,我们心里高兴啊,特地来贺喜的。”

她说话时目光不敢直视,眼角余光瞟向李有田夫妇,生怕自己的话说得不妥。

李有田微微一笑,摆了摆手,“都是那小子自己努力的结果,咱们这做父母的哪能沾什么光啊。”

他的语气虽然谦虚,但眼中不自觉闪过一抹得意。

王大山见状,连忙接话道:“有田大哥太谦虚了,谁不知道向明能有今天,都是你和小花姐一手带大的。

说起来,咱们两家也是多年的老邻居了,我们家那丫头也正好到了出工的年纪,不知道能不能麻烦向明在城里给找个活儿干?”

他试图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轻松自然,可话语中的请求意味显而易见。

陈小花闻言,脸上的笑容微微一滞,心中暗自叹息。

她知道村里每家每户都不容易,帮助是情分,不帮是本分。

她转头看向李有田,希望丈夫能拿个主意。

李有田沉默了片刻,他看了看王大山和刘小芹期待的眼神,心中有些为难。

他深知儿子现在的位置来之不易,一个萝卜一个坑,城里的工作也不是说安排就能安排的。

但他又不忍心直接拒绝眼前这对夫妻。

“这个……”李有田沉吟了一下,终于开口说道,“大山兄弟,小芹妹子,你们也知道向明他现在刚上任,压力也不小。

不过你们放心,等过段时间,厂里要是真有招工的消息,我一定会告诉你们的。”

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个父亲的无奈和对乡亲情感的考量。

王大山和刘小芹听到这话,脸上露出失望之色,但也不好意思再强求,只能连连称谢:

“那就多谢有田大哥了,等有机会一定告诉我们啊。”

两人又聊了几句家常,然后告辞离去。

李有田和陈小花站在门前,目送他们的身影渐行渐远,夫妻二人相视无言,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他们知道,今后这样的请求只会越来越多,而他们必须找到一条既能帮助乡亲又不会给儿子造成负担的路。

傍晚,微风送爽。

李有田和陈小花正坐在门前的老榆树下,享受着清爽宁静时光。

突然,一阵稚嫩的嬉笑声打破了早晨的寂静,他们抬头望去,只见一位耄耋之年的老人缓缓走来,身后跟着三个蹦蹦跳跳的孙子。

老人名叫李老根,是李有田的远房叔祖,虽然年纪大了,但腰板依旧挺得笔直,他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但双眼依旧明亮有神。

李老根一生勤劳朴实,早年在李有田家困难时曾伸出援手,两家的关系一直不错。

“有田啊,小花啊,你们俩好啊!”

李老根声音沙哑却充满力量,带着几分慈祥,一边招呼着,一边领着孙子们走了过来。

“老祖宗,您今儿个怎么有空来看我们啦?”

李有田站起身,面带微笑,心中对这位长辈充满了敬意。

“哎呀,我这不是听说咱们向明当了副厂长嘛,心里高兴,就带着孩子们来看看。”

李老根笑呵呵地说着,眼神中透出一丝狡黠,显然不仅仅是为了贺喜那么简单。

陈小花忙不迭地搬来几个凳子,

“老祖宗,您坐,孩子们也坐。”

她的语气温和,脸上洋溢着亲切的笑容。

李老根摆了摆手,示意孙子们坐下,自己则慢慢地坐在了李有田搬来的凳子上。

他环顾四周,感慨道:

“想当年,咱们村里还是一片穷困潦倒的样子,现在好了,出了向明这样的大人物,咱们村也跟着沾光了。”

李有田谦虚地回应:“老祖宗过奖了,向明能有今天,都是他自己努力的结果。”

李老根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些感叹:“是啊,那孩子自小就聪明伶俐,有出息是迟早的事。”

“也是运气好!”李有田脸上带着笑,嘴上很谦虚。

李老根摆了摆手,“有田啊!你太谦虚了,你家老三就是聪明,不像我这几个孙子,别的能力没有,就会老实、吃苦。”

李有田心中明了,老祖宗这是在为孙子们谋求一个出路。

他沉默片刻,然后认真地看着李老根,“老祖宗,您的意思我懂。那年我家盖房子,还是你帮忙垫付了一些钱,才让我家的房子顺利盖起来。”

他的眼神中带着感激,“您的恩情我和小花一直没忘,这些年也一直在找机会报答您。

向明那工厂的情况我还不清楚,不过我会跟他说说看的。

毕竟咱们是亲戚,能帮的地方肯定不会含糊。”

李老根听到这话,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知道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一半。

他站起身,拍了拍李有田的肩膀,“有田,那我就先谢谢你们了。

等向明有空回来的时候,我再来跟他聊聊。

要是实在难办就算了,能办的话,帮我家的几个孙子一把,不能帮就算了!”

说完,李老根带着孙子们告辞离去。

李有田和陈小花站在门前,目送他们远去的背影。

夫妻二人相视一笑,心中虽有压力,却也感到一种责任与温情交织的重量。

接下来的几天,村里的人们来李家的人不少,不少人带着自家仅有的一点东西作为礼物,希望能和李有田夫妇拉近距离,李有田夫妇自然不收,她们知道这些村民不容易,每天肚子都吃不饱,自己不能再拿他们东西。

这几天的时间,李家的院子里,一时间热闹非凡。

“有田大哥,听说向明那小子现在可了不得了,连副厂长都当上了!”

一位邻居笑着拍着李有田的肩膀,眼中满是羡慕。

李有田的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他点了点头,眼神中透露出对儿子的骄傲:

“是啊,那小子一直都很努力。”

陈小花则忙里忙外,招待着来访的村民。

她的脸上洋溢着喜悦,但眼中不难看出一丝疲惫。

她知道,这些热情背后,更多的是对儿子成就的好奇和对未来可能带来好处的期待。

“小花姐,你真是太福气了,有个这么能干的儿子。”

一位老妇人羡慕地说。

“都是他自己努力的结果。”

陈小花谦虚地回应,但她的嘴角挂着满意的笑容。

几天后的一天晚上,时间已经很晚了,李有田和陈小花终于可以坐下来歇一歇。

他们相视一笑,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

他们为儿子的成功感到自豪,但也担心这样的变化会给他带来额外的压力。

次日,依旧有村民们的来拜访他们。他们中的许多人都希望能够通过李有田和陈小花,这对突然变得重要的老夫妻,来接触到李向明,以便为他们自己的孩子在城里谋得一份好工作,摆脱农村的艰辛生活,享受城里的商品粮。

“有田大哥,你瞧,我们家那小子也是挺机灵的,要是能在城里找个事儿做,说不定将来也能出人头地。”

一位村民搓着手,带着几分谄媚的笑容对李有田说。

“是啊,有田叔,咱们都是邻居多年,你家向明现在这么有能力,能不能让他帮帮忙,给孩子们在城里安排个工作啥的?”

另一位村民也凑上来,语气中带着明显的恳求。

李有田和陈小花面对这些请求,心中五味杂陈。

他们知道,这些村民的孩子们大多数都是老实孩子,并不干坏事,但他们也清楚,儿子的工作是多么辛苦,多么来之不易。

他们不想给儿子增加负担,但同时也不忍心拒绝这些多年的邻里。

“大家先别急,这事儿我得跟向明商量商量。”

李有田尽力保持着平静的语气,但他的眼神透露出了一丝为难。

“咱们都是一家人,有田大哥,你就帮忙说说吧。”

一位带着孩子的妇女轻声说道,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李有田和陈小花陪着笑,却没有再多说话。

他们俩无法答应什么,谁都知道现在的工作有多难搞。

但他们也知道村民们的请求,是人之常情。

他们的要求说起来也不多,去城里工作,每天靠劳动挣点钱,能吃上商品粮,这个在城里人看来,平平常常的请求,却是农村人可乐而不可求的东西。

一天晚上,李有田和陈小花坐在家中的老式木椅上,两人面对面地谈论着这个问题。

“我们不能让向明难做啊,他那边的压力相信已经够大的了。”

陈小花忧心忡忡地说,手中的针线活紧张地一紧一松。

“嗯,我知道。但是咱们也不能把乡亲们的心都凉了。咱们得找个折中的办法。”

李有田沉思着,眉头紧锁,手指不自觉地敲打着木头桌面,发出沉闷的声响。

“要我说,就不找办法了,找什么办法?

村里这些人,有几家几户帮过咱们?

那几家帮过咱们的,也没非说让咱们找老三,给他们孩子安排工作,反而是没帮过咱们的,却开口把话说出来。”

陈小花闷闷不乐。

李有田陪着笑说道:“帮过咱们的,来找咱们就不用说了,他们知道咱俩知道他们是什么意思。

没帮过的反而要说出来,看看能不能有些机会,都能理解。”

他在村子里生活多年,从小看着村子里的很多人长大,对他们都有感情。

“那也不帮,最起码现在不帮,老三刚当上副厂长,手上能有多少权利?

而且估计还有很多人盯着他,要是出了什么差错,到时候还得了?

咱们帮不了老三,也不能拖他后腿!”

陈小花摇了摇头。

李有田一瞬间脸色变的白了一些,点了点头说:

“你说的这个倒是没错,咱们不能拖老三的后腿,咱们就不跟老三说了,反正对于村民们送的东西咱们也没收。

至于以前帮助过咱们的,到时候我给他们先送点东西,等以后老三稳下来了,厂里招工人的时候,再说吧!”

“对,就应该这样!”

陈小花高兴地点了点头。

这几天发生的事,李向明的二姐李向红都看在眼里,不过她不想让李向明为难,就没跟他说,李向明一直在城里宿舍住着,也就不知道这回事。

不过这种事,他就算不知道,猜也能猜出来。

自己当上副厂长了,这个消息只要传回去,那到时候巴结自己父母的人一定很多。

时间匆匆而过,一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这一个月看起来蛮长,但又显得很短暂,李向明这一个月过得很充实,培训了不少合格的工人和工程师,他也得到了很多人的尊敬。

1秒记住官术网网:tbx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