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开局签到悟性逆天 第223章 建厂用地

次日,张主任拿起办公室里那部旧电话,手指轻轻拨动着圆盘,心中暗自思量着接下来的计划。

他知道,选址建厂是一步关键的棋,必须走得精准无误。

电话接通后,张主任的声音透过话筒传来,沉稳而充满力量:

“李副厂长,关于建厂的事情,我们需要尽快确定下来。你那边有没有合适的地点推荐?”

电话那头,李向明的声音带着几分紧张,毕竟这是一件大事,他早已在心中盘算了许久:

“张主任,我这边已经初步筛选了一块地,交通便利,靠近工业区,基础设施较好,以后还能继续扩张。”

张主任听后,眼神中闪过一丝思索的光芒,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窗外那些正在兴建的厂房,心中的蓝图逐渐清晰:

“李副厂长,国家的土地资源宝贵,我们必须兼顾发展和节约。

这样吧,我派一些人过来,你明天带人实地考察一下,然后我们再综合评估决定。”

李向明在电话那头点头如捣蒜,尽管张主任看不见,但他的语气中透露出无比的认真:

“好的,张主任,我这就去安排。我会尽快给您一个详细的报告。”

挂断电话后,张主任深吸了一口气,他知道这个决定关系到“龙腾啤酒”的未来,也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

他知道,这项任务对于“龙腾啤酒”项目来说至关重要,任何一点差错都可能影响到整个工厂的建设和生产效率。

第二天一早,张主任派的人就坐车来了,他们的工具箱里装满了各种测量仪器:水准仪、经纬仪、土壤湿度计等,每一样都显得那么珍贵,他们都是些技术过硬、经验丰富的骨干。

“同志们,我们的任务很重,但我们有信心完成它。”李向明站在队伍前,语气坚定而有力,“我们要用脚步丈量这片土地,用心灵感受这里的风土人情,为‘龙腾啤酒’找到最合适的家。”

他们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一个负责人,负责记录数据和协调工作。

他们一起坐车来到建厂地址,拿着工具和笔记本,下车开始了艰苦的调查工作。

这块地位于厂区规划的中心位置,地势平坦,四周被一片片绿油油的农田环绕,阳光洒在上面,显得格外温暖和肥沃。

李向明站在这块地上,深吸了一口气,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紧张和期待。

他拿出经纬仪,开始精确地测量土地的坐标和边界。

随后,他又用土壤湿度计测量了土层的湿度,确保没有地下水位过高的问题。

“李工,这里的所有数据都显示优良,没有任何问题。”

快到中午时一个团队成员走过来,手里拿着一份数据报告。

李向明接过报告,目光一行行地扫过那些数字,他的脸上逐渐露出了释然的笑容。

他知道,这意味着他们的工作即将圆满完成,这块土地将是“龙腾啤酒”建厂的理想之地。

“太好了,这真是个好消息!”李向明抬起头,对着团队成员们宣布,“我们的调查结果非常理想,这块土地完全符合我们的要求。”

团队成员们听到这个消息,脸上都露出了喜悦的笑容。

李向明站在那里,望着眼前的土地,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他知道,这块土地将见证“龙腾啤酒”的诞生和成长,成为新中国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当天下午,李向明带着满意的调查报告回到了办公室。

他坐在桌前,认真地整理着资料,准备向张主任汇报。

他的心中充满了成就感,也充满了对工厂未来的美好期待。

而张主任派来的人中午吃了点饭后,就回去了。

李向明估摸着时间,给张主任打过去,电话,这会张主任刚刚好看完报告。

张主任拿起电话,眼神惊喜道:“李向明,你做得很好!这块土地将是我们‘龙腾啤酒’的最佳选择。”

听到这句话,李向明的心中涌起了一股暖流,他知道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认可,他为“龙腾啤酒”的未来做出了贡献。

他坚定地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信心和期待:“是的,张主任,我们将在这里创造出属于我们的辉煌!”

……

有些事情传播起来快得很,“龙腾啤酒”厂的建设用地,涉及到了李家洼村的土地时,这个消息就像一阵春风,吹遍了每个角落,激起了无数涟漪。

当天,李向明下班以后,回到宿舍,身上的疲惫尚未褪去,门口就走来村里的几位长辈。

李向明刚回到宿舍,还想给宿舍通会风,就没关门,现在直接看到了几个面熟的村民。

他们的脸上写满了期待,眼神中闪烁着不易察觉的紧张和兴奋。

“向明啊,听说咱们村的地要被用来建大工厂了?咱们村的村民得到消息,都坐不住了,想来找你问问。”

李向明的父亲李有田看到李向明,有些不好意思,他不太想来,但同村的好几村民一再求情,没办法只能过来一趟。

李向明站起身,点了点头:

“是的,爸,咱们村一小块地,要被征用当啤酒工厂用地。”

李有田的眼睛亮了起来,他身后的几位村民也互相对视,脸上露出了难以掩饰的喜悦。

他们中的一位妇女忍不住开口:“那我们家的小明能不能去厂里工作?他力气大,又勤快,肯定能做个好工人!”

李向明的心中涌起了复杂的情绪。

他知道乡亲们的生活并不容易,这个工厂对他们来说,不仅是一项工程,更是希望和机遇。

另外一个村民王婆婆也走了进来,眼中满是期盼:

“向明,你能不能安排一下?你表妹小芳聪明伶俐,如果能进厂工作,那真是太好了。”

面对乡亲们的期待,李向明感到了沉甸甸的责任。

他的眉头微微皱起,心中快速地盘算着。

他深知,任何涉及亲友的工作安排都必须公平公正,不能有丝毫偏袒。

“爸,还有大家,”李向明缓缓地说,“我会尽我所能帮大家争取机会。但是,厂里的招聘会公开进行,每个人都需要通过正规流程申请。我希望大家能够理解。”

乡亲们听后,虽然有些失望,但也能理解李向明的立场,不过他们还是继续求情,李向明也继续安慰。

说了一会话后,李向明送走了乡亲们,然后独自坐在办公室里,陷入了沉思。

他知道,他不仅要建好这座工厂,还要确保它的每一个环节都公正无私,这样才能让“龙腾啤酒”成为家乡人民的骄傲,而不是争议的焦点。

夜幕降临,李向明还在办公室里灯火通明。

他在桌上摊开了招聘计划,仔细地考虑着如何制定一个既能满足乡亲们期望又能保证公平的标准。

李向明的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他的眼神坚毅而专注,仿佛在这份计划中,他能看到乡亲们充满希望的未来。

他知道,这个计划不仅关乎到“龙腾啤酒”的声誉,更关乎到家乡人民的生活改善。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李向明终于制定了一份详尽的招聘计划。

他准备工厂将优先聘请当地居民,但必须经过公平的面试和考核,确保每一位员工都是凭借自己的能力和努力获得这份工作。

同时,他还计划为村民提供职业培训,帮助他们提升技能,增加就业机会。

第二天,李向明将这份计划呈报给了王厂长,想让他看看。

王厂长仔细审阅后,眼中露出了赞许的光芒:

“李向明,你做得很好。这份计划既体现了我们的公平原则,又照顾到了乡亲们的利益。我相信,这将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得到了王厂长的认可,李向明心中的大石终于落地。

随后,他又给张主任打过去电话,张主任让他开始着手实施招聘计划,招聘事情由他全权负责。

现在工厂还没建,不过李向明准备提前招好,他准备先招农村的一些农民,跟他们说好以后,他们可以先在农村待着,等工厂建好以后再过来,而且他到时候还要提前培训,具体什么时候培训到时候再看。

下午在厂里工作完,下班后李向明回到了他们村子,他准备照顾了一下他们村子,找到村长,跟村长说了一下,准备通过广播通知全村人,明天上午招工。

李向明站在广播室的门前,深吸了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领。

他轻轻推开了广播室的门,走了进去。室内摆放着一台老旧的麦克风和几把椅子,

墙角堆着一些杂物,显得有些拥挤。李向明走向麦克风,他的手指轻轻抚过那些略显陈旧的旋钮,心中不禁涌起一丝感慨。

他调整了一下麦克风的位置,确保自己的声音能够清晰地传遍每个角落。

然后,他深吸一口气,按下了播音键。

“亲爱的乡亲们,大家好,我是李向明。”

他的声音通过广播的扬声器,缓缓飘散在村庄的上空。

“我在这里,有一个重要的消息要告诉大家。”李向明继续说道,他的语气变得更加严肃,“龙腾啤酒厂将在我们的家乡建立厂房,这将为我们大家带来前所未有的就业机会。”

他的话语清晰而坚定,每个字都仿佛敲打在村民们的心上。

他想象着那些焦急的面孔,那些渴望改变生活的心。

“我们将会提供公平的面试机会给每一位愿意参与的村民,并且会有专业的职业培训,本次招聘,招聘的是三十五岁以下、认字的年轻人。”

李向明的话语中充满了鼓励,“应聘通过的能成为工人,以后吃商品粮,厂里还会分房子。”

他的声音在村庄中回荡,他相信,一定有很多村民过来应聘。

在家中休息的村民们听到广播中李向明的消息,一时间,整个村庄像被注入了新的活力。

家家户户的门扉被推开,好奇和兴奋的面孔从门后探出,邻里之间互相呼唤,声音此起彼伏。

“老李,你听到了吗?龙腾啤酒厂要招人了!”

一位妇女边系着围裙边对着隔壁的邻居喊道。

“真的吗?这可是个大消息!”

老李激动地回应着,他的声音中带着难以置信。

不一会儿,一群群村民从各自的家中走出,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期待和好奇。

孩子们也被这股热闹吸引,跟在父母的身后,小心翼翼地探着头,眼睛里闪烁着对未知的探索欲望。

“你说,咱们能有机会去那啤酒厂工作吗?”

一位中年男子边走边与身边的友人讨论。

“听李向明的意思,只要是愿意努力,都有机会。”

友人回答,眼中透露出一丝坚定。

随着人群的汇聚,村委会的小广场上渐渐聚集了越来越多的村民。

他们围成一个个小圈子,议论纷纷,每个人都想抓住这个可能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

“大家静一静!大家静一静!”

李村长站在广场的一角,用手中的扩音器试图平息人群的骚动。

村民们渐渐安静下来,目光集中在李村长身上。

他们知道,接下来可能会有更详细的说明和安排。

“刚才李向明通过广播已经告诉大家了,龙腾啤酒厂的厂房即将建立,这将为我们村带来发展的机遇。”李村长的声音稳重而清晰,“明天李向明会来为大家解答疑问,搞一个说明会,大家明天再来,今天都想好,互相通知一下不知道的村民,想来应聘的,年纪符合的、认识字的都可以来。”

“还说明什么?直接开始招人吧!”

“就是!”

“一个成为工人的机会就在眼前,我们还能放弃不成?”

“成为工人以后就能吃商品粮,还能分房子,至于工资、工作时间,国家早有规定,不用再说了!”

话音刚落,人群中又是一阵低声的讨论。

他们不期待说明会,也没什么问题要问,只想赶紧成为工人。

1秒记住官术网网:tbx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