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开局签到悟性逆天 第224章 面试村民

他们虽然没当过工人,但都知道一般工人的工资具体划分,学徒期一般十八块,转正后三十左右,至于工作时间,一般是上六休一,一个礼拜休息一天

在村民们的热烈讨论中,李村长的声音再次响起:

“大家不要急,虽然机会难得,但我们也要有序地进行。

今天时间太迟了,天都要黑了,明天上午,我们会在村委会会议室组织一个详细的说明会,届时李向明也会来,为大家解答疑问。”

人群中的一些村民虽然还是急切地想要直接开始招聘,但听到李向明会来亲自解答问题,便也接受了这个安排。

他们觉得,李向明来他们村招人,是真心为村里好,都是一个村的,他们会照顾一下。

“好了,大家都回去吧,把消息告诉那些还没来的人。明天上午,咱们村委会议室见。”

李村长的话语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让人们逐渐散去。

夜幕降临,村庄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但在这份宁静之下,却隐藏着一股蓄势待发的澎湃力量。

每个家庭,每个角落,都在讨论着这个让人心动的消息。

招工的事,成了今晚讨论的主题。

在村头的老李家,一家人围坐在炕头上,老李手握着烟杆,深深地吸了一口,眉头紧锁。

他的妻子在一旁缝补着衣物,偶尔抬头倾听着丈夫和儿子们的讨论。

“爸,你说咱们真的有机会去那啤酒厂工作吗?”

大儿子李刚把玩着手中的饭碗,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迷茫。

“嗯,听李向明的意思,只要符合条件,都有机会。”

老李吐出一口烟雾,声音中带着一丝沙哑,但却透露出一种坚定。

“那我明天就去报名!”

二儿子李强激动地插话,他的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渴望。

“慢着,”老李摇了摇头,“这工作不是那么简单就能得到的,你们得先过了面试那一关。”

在一旁默默听着的妻子此时也开口了:“你们俩,不管能不能得到这份工作,都要记得,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你们要好好准备,不要辜负了李向明为我们争取来的机会。”

两个儿子点点头,心中充满了感激和决心。

而在村尾的小王家,气氛则更加热烈。王大力正和几个儿子围坐在桌旁,桌上摊开着一张招聘启事。

“看看,广播上说,招聘的可是三十五岁以下、认字的年轻人。”

王大力一边说着,一边用严肃的目光扫视着儿子们。

“爸,我都符合条件,我明天就去报名!”

小儿子王刚迫不及待地说道,他的眼睛里闪烁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渴望。

“我也是!”

王强也跟着说道,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股不服输的劲头。

王大力看着他们,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好,明天咱们一起去。记住,不仅要努力,还要诚实,应聘上以后一定要好好干。”

儿子们点头如捣蒜,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在这个夜晚,整个村庄都在讨论着同一个话题。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期望和计划,每个人都在为即将到来的机会做着准备。

而在这所有的讨论中,李向明的名字被反复提及。

在这个夜晚,无数个家庭在谈论着他,感激着他,期待着他能带领大家走向更好的未来。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就有许多村民早早地来到村委会会议室。

他们中有的带着期待,有的带着忐忑,但无一例外,每个人的眼中都闪烁着对未来的渴望。

李向明准时出现在会议室门口,他的脸上带着温和的微笑,但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严肃。

他深知,今天的回答将直接影响到这些乡亲们的未来。

他走进会议室,环顾四周,看着这些熟悉的面孔,心中充满了责任感。他清了清嗓子,开始了说明会。

“亲爱的乡亲们,我知道大家都很着急,都希望能够尽快得到工作。”李向明的声音平和而坚定,“但我们必须要确保每一步都走得稳当。今天,我会详细地向大家介绍招聘的流程、工作的性质以及培训的安排。”

他一边说,一边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关键词,每写一个字,都让在场的人更加聚精会神。

“首先,关于招聘,我们将会优先聘请我们村的居民,但前提是必须经过公平的面试和考核。

我们不希望有人因为关系或走后门而获得这份工作,我们想要的是真正愿意努力工作的人。”

李向明的话语中透露出一股不容置疑的正义感,这让在场的村民们感到了一股莫名的安心。

“其次,我们会为大家提供职业培训,这就意味着通过招聘后,还要通过培训,才能成为一名工人,不过大家放心,培训的东西,会比较简单,大家只要愿意学,都能通过。”

“在龙腾啤酒厂里,只要我们大家努力,一定能获得回报!”

随着李向明的话语落下,整个会议室沸腾了。

“我们要报名,快开始吧!”

村民们纷纷表示要报名参加培训和面试,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激动和期待。

“对了,还有一件最重要的事要说,龙腾啤酒厂刚刚测量完建设用地,还没开始建造,有人应聘通过后,也还不能上班,得先在村里继续当农民,

培训时间和上班时间都会再通知,不过大家放心,我一定会督促着,尽快把工厂建成!”

李向明想起最重要的事说了出来。

这个消息大家也都有准备,毕竟他们都没听说过什么龙腾啤酒厂。

再说,就算没准备又能如何?

就算这个啤酒厂一年以后建成,他们也得来占这个名额,要不然这一年的时间,他们能找到途径去当工人?

基本都不行!

而且在这一方面,他们也都相信国家,李向明现在可是纺织厂的副厂长,他既然说会用他们村的一部分地建一个啤酒厂,那就绝对会建。

“好了,面试开始!”

李向明手中拿着几支笔和一个本子,来到一个桌子后坐下。

在他前面,前来应聘的村民们已经排起了长队,男男女女,大家穿着打了补丁的深色衣服,神情各异,但眼中都流露出期待和紧张的光芒。

李向明清了清嗓子,用他那平和而坚定的声音开启了面试:

“大家不要紧张,我会问一些问题,你们尽量如实回答。”

第一位是一个壮实的中年男子,他的手掌粗糙,留有劳动的痕迹。

李向明示意他坐下,然后开始提问:

“同志,你能告诉我你的名字和家里有几口人吗?”

“我叫李德三,家里有老婆和三个娃。”

中年男子用带着方言的普通话回答。

“好,李同志,你在村里平时做些什么活?”

李向明继续询问着,同时目光认真地观察着对方的表情和举止。

李德三挺直了腰板,声音中带着一丝自豪:

“我在生产队里干过,种地、收割都没问题,我干活儿麻利,能吃苦。”

“虽然没酿过酒,但我能学。”李德三补充道。

“认字吗?把我跟前的报纸上面的内容读一截!”

李德三看向报纸,挑选了一截内容,阅读了一遍。

李向明点了点头,记录下他的信息,并对他说:

“好的,我们会根据情况进行考虑。请你先在外面等候。”

李向明面试的第二位村民是一个身材瘦削的青年,他穿着一件已经褪色的蓝布衣,手里紧紧握着一顶破旧的草帽。

“你好,我叫赵小刚。”青年有些局促地站立着,声音略显腼腆。

“别紧张,赵小刚。”李向明温和地说道,“告诉我,你在村里都做过哪些活?”

赵小刚稳定了下情绪,回答说:“我在生产队里帮忙种地、除草,也干过一些修修补补的活儿。虽然没出过远门,但我肯学,不怕苦。”

“很好。”李向明点头示意,他知道在这个时代,多数年轻人并没有外出务工的机会,都是在本乡本土辛勤劳作。

“那你识不识字呢?”

赵小刚点了点头:“我爹以前是村校的老师,他教我认了一些字。”

李向明从桌上拿起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一段简单的文字。他递给赵小刚:“能读出这段文字吗?”

赵小刚接过纸条,嘴唇微动,缓缓念出了上面的文字。

虽然他的声音有些颤抖,但每个字都念得准确无误。

读完后,赵小刚抬起头,眼神中带着一丝期待。

李向明满意地记录下了他的表现:“你做得不错,赵小刚。我们会考虑你的。”

非常抱歉,我之前的回答中确实出现了错误。我会立即更正并提供一个符合要求的年轻村民的面试情景。

继续面试,李向明面试的第八位村民是一个年轻的姑娘,她的身影纤细,长发简单地束在脑后,一双眼睛明亮而充满朝气。

“你好,我叫李小梅。”

她的声音清脆,带着几分青春的活力。

“小梅,你在村里都做过哪些工作?”李向明问道。

李小梅挺直了腰板,自信地回答:“我在生产队里帮忙种过地,也在村里的学校当代课老师。”

李向明点头,他从桌上拿起一段文字,递给李小梅:“能读出这段文字吗?”

李小梅接过纸张,迅速地扫了一眼,然后流畅地念出了上面的文字。她的声音清晰而富有节奏感。

读完后,李小梅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期待。

李向明满意地记录下她的表现,随后让她离开现在外面等待。

接下来,李向明面前坐着的这位中年男子,穿着一件已经洗得发白的蓝色衣服,头发微微有些稀疏,额头上刻着岁月留下的沟壑。

尽管他的脸上带着些许疲惫,但双眼中却闪烁着不屈的光芒。

“你好,我叫王志强。”

男子用一口略带沙哑的声音自我介绍道,声音中带着几分坚定。

“王志强,你在村里都做过哪些工作?”李向明问道。

王志强挺直了腰板,开始叙述:“我种过地,修过路,还在村里的小学里帮忙修理过桌椅。虽然我没有多少文化,但我有的是力气和经验。”

李向明点了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然而,在李向明准备递给他一段文字进行阅读测试时,他的目光无意中瞥见了王志强鬓角的几缕白发,这让他心中产生了疑问。

“王志强,你今年多大了?”李向明忍不住问道。

王志强微微一愣,随即回答:“我今年四十了。”

听到这个答案,李向明心中有些为难。他知道,根据招聘条件,他们优先考虑的是35岁以下的年轻人。

但他也不忍心直接拒绝一个如此努力的中年人。

“对不起,王志强,我们这次招聘主要针对35岁以下的年轻人。”李向明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平和。

王志强的眼神瞬间黯淡了下来,他的双手紧紧握在一起,似乎在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

“我明白。”他的声音低沉,但仍然保持着尊严,“谢谢您给我这个机会。”

看着王志强离去的背影,李向明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

他知道,这个决定对于王志强来说可能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但他也没办法。

随着夕阳的余晖洒在村委会的小院里,李向明终于完成了一天的面试工作。

他站在门口,望着手中的记录本,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最终面试通过了一百位年轻人。

这一百位年轻人,他们的脸上都写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渴望。

他们的眼神中闪烁着青春的光芒,他们的身上充满了活力和朝气。

他们是这个村庄的未来,是这片土地的希望。

李向明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他的心中充满了责任感。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种使命。

他要帮助这些年轻人找到属于自己的机会,让他们的梦想照进现实。

“各位同志!”李向明的声音打破了宁静,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1秒记住官术网网:tbx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