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开局签到悟性逆天 第240章 县城轰动(四)

“听说了吗?李向明要在四九城举办个人画展了。”

一个带着轻松口吻的声音打破了医务室的宁静。

说话的人正是李向明的二姐,李向红,她一手拿着病历夹,另一手轻轻抚摸着自己的下巴,眼神中透露出对弟弟的骄傲与喜悦。

靠在角落里的病床上,一位年长的工人听到这个消息后,眼睛里闪过一抹光芒:

“李副厂长真厉害!他现在是咱们县最了名的画家!”

他的声音虽然微弱,但充满了激动。

旁边的王念护士也忍不住插话道:

“我上次在医务室看到他给赵医生画的那幅画,简直像极了,我都不敢相信那是用李同志画出来的。”

赵浅浅听到大家的讨论,手中的动作微微一顿,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了一抹微笑。

她的心中涌起一股甜蜜的感觉,李向明的才华和他即将到来的荣耀让她感到无比自豪。

“是啊!李副厂长真能干!”

“我从一开始就看李副厂长不简单!”

医务室里的其他病人也被这股热情所感染,他们互相交换着意见,讨论着如何表达对李向明的支持。

尽管他们的身体状况不同,但在这一刻,他们都分享着相同的情感——对一位即将迈向更大舞台的艺术家的敬佩和期待。

随着讨论的深入,医务室内的空气仿佛也变得更加热烈起来,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喜悦。

在这种氛围中,即使是平日里沉默寡言的病人,也愿意打开心扉,分享他们对艺术的理解和对李向明的祝福。

……

会议室里,一张长型的桌子周围坐满了纺织厂的管理层人员。

王厂长坐在会议桌的一端,他的面容庄重,眼神里透露出一股不容置疑的权威。

他的手中平放着一份精心准备的议程文件,上面赫然印着“关于李向明个人画展的讨论会”。

纺织厂会议室的墙壁用白灰简单刷过,平整干净,显得朴素而整洁。

一盏铁制吊灯悬挂在会议桌正上方,里面装着普通的白炽灯泡,提供着稳定而明亮的光线。

中央的会议桌呈深棕色,木面经过打磨和上蜡处理,虽然简约但光滑耐磨。

桌子周围摆放的是与桌子相配套的木椅,虽然样式简单,但坐上去相当稳固舒适。

一端的讲台是木制的,设计简洁而结实,上面放着一个同样材质的讲桌,旁边是一块用于写写画画的黑板,粉笔和擦布整齐地放在讲台一角。

会议室里装备了必要的讨论工具,如放置在一边的文件柜,用于存放各类文件和资料。

地板是由水泥打磨而成,虽然不如现代地板般华丽,却打扫得一尘不染,反映出工厂严谨的管理。

整个会议室给人一种朴实无华但充满活力的感觉,它不仅是管理层讨论决策的地方,也象征着这个纺织厂团结进取的精神。

随着领导们陆续进入会议室,他们或点头致意,或交换几句工作上的话语,然后依次在会议桌旁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

王厂长坐在桌头的位置,他面前放着一个麦克风和水杯,显得格外正式。

整个会议室的氛围既严肃又专业,每个细节都体现出了纺织厂对这次会议的重视和对李向明个人画展的支持。

环视了一周后,王厂长清了清嗓子,打破了会议室里的沉默:

“各位,今天我们聚集在这里,是为了讨论一个特别的话题。”

他的声音平稳而坚定,每个字都清晰地传达着他的严肃态度。

“大家都知道,我们纺织厂的李向明同志即将在四九城举办个人画展。”

王厂长继续说道,他的目光在会议桌旁的每一位领导脸上扫过,仿佛在寻找认同和响应。

“这不仅是李向明同志个人的荣耀,也是我们整个纺织厂的荣耀。”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自豪感,同时他的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表达出他对这件事情的重视。

在场的领导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他们的眼神中闪烁着期待和兴奋。一位副厂长忍不住插话:

“王厂长说得对,我们必须给予全力支持。李向明同志不仅是我们的同事,更是我们纺织厂的骄傲。”

“我建议我们可以组织一个观展团,让更多的同事有机会去四九城亲眼见证这一盛事。”

另一位领导提出建议,他的手势生动,似乎已经在为这个计划描绘蓝图。

王厂长点了点头,显然对这个提议很是满意:

“很好,这个提议很有前瞻性。我们还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对外宣传我们纺织厂的文化氛围和艺术追求。”

随着会议的深入,大家开始积极地讨论起来,各种想法和建议层出不穷。

有的领导提出可以在画展现场设置一个专区,展示纺织厂的产品和文化;有的领导则建议邀请媒体进行报道,以此提高工厂的知名度。

王厂长认真地听取着每个人的意见,不时地点头或提出问题,引导着讨论的方向。

他的心里清楚,这次会议不仅仅是为了讨论如何支持李向明的个人画展,更是一个展示纺织厂团结向上、文化繁荣的绝佳机会。

会议结束时,王厂长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他知道,通过这次讨论,不仅为李向明的画展增添了一份力量,也为纺织厂带来了一次难得的宣传机遇。

他相信,这将是一个双赢的局面,对于提升工厂的整体形象和凝聚力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

1秒记住官术网网:tbx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