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从土匪到列强 第147章 战争债券

这三十名伤兵被送进一个较大房间后,柳济文从药箱中取出一个青色小瓷瓶。

他小心翼翼地拔出软木塞,里面是大半瓶灰白色粉末,散发着刺鼻的大蒜气味。

徐晋看得兴致勃勃,心想这便是老丈人近期淬炼出的蒜青素。

他灵机一动,心道若日后出售此物,可将一些气味浓烈的中草药打成粉末,与蒜青素拌匀用以混淆视听。

如此,他人即便想仿制,也无从知晓其中究竟有哪些药材,何种成分起作用。

柳济文自然不知自己的好女婿正在琢磨着如何发财,此人向来以救死扶伤为己任。

他先在伤兵创口处仔细撒些蒜青素,再用水在碗中化开一些,给众人轮流灌下。

“如此外敷加内服。”

“接下来就看他们的造化了……”

完成一切后,柳济文擦去额头细密的汗水,将小瓷瓶郑重的放入药箱。

“此物制作工艺还请先生保密。”

听见徐晋的话,他微微叹息:

“这是自然,严格来说,此物由汝所创。”

“不过,若要保密,这名字便需改一改了。”

徐晋一怔,暗赞还是老丈人考虑周全,若仍叫蒜青素,别人听之便知此物源于蒜头,或许真能胡乱捣鼓出来。

“所言甚是啊……”

“不如就叫还魂散吧!”

数日来,柳济文日日为这三十名伤者上药从未停止。

但到了第三日,一名伤势最重者亡故。

此人正是那名肚破肠流者,其伤势过重,内脏已然感染,神仙看了也直摇头。

但可喜的是,在蒜青素之作用下,大多人伤口之疮疡与红肿皆迅速得到抑制,高热也逐渐退去。

“真乃神药也!”

柳济文不禁发出由衷的慨叹,所谓医者仁心,他非常想将这“还魂散”的制法大力推广,如此,可救多少条性命。

但站在好女婿的角度上,他又不可如此,这让小老头心内备受煎熬。

又过两日,二十九名伤兵中又死了一人,余者皆苏醒。

“没想到俺竟能捡回一命,多谢先生!”

一伤兵退烧苏醒后,先是一怔,继而大喜过望,挣扎着下床便要向柳济文叩头。

此人左臂中箭,深可见骨,血虽止,但没过两日却感染严重,高烧不止,本以为必死,孰料竟从阎王手里生生夺回一条性命。

“万不可如此!”

柳济文连忙让这伤兵不要乱动,欣喜道:

“壮士可不应该谢我。”

“若不是大将军制出了这还魂散,老朽对尔等的伤势也是无能为力啊...”

此消息迅速传到徐晋的耳中,令其欣喜若狂。

好哇!

有这么管用的抗生素,保乡军伤兵此后便能活下大半,这对于鼓舞士气也是大有裨益。

看来,得大规模种植蒜头了!

于是,徐晋急忙找到老丈人柳济文,嘱咐他多淬炼一些还魂散,若人手不足,可让蝉云和蔡家二女先来相助。

不过,最后得关键步骤,需避开旁人,以免泄密。

如今保乡军正缺钱,而如还魂散此等神奇药品,其销路必然广阔。

徐晋恶狠狠的想着,迟早要从夷人手里把自己失去的银子加倍赚回来!

而与此同时,稽税局也不负众望,而冯敬云亦不愧有着“扒皮”的美誉,又从思明府各大户身上活生生榨出了十万两银子。

即便是那石头缝里此人都能抠出点油水,铁公鸡头上也能拔下几根翎毛!

这一下,可把那些官绅大户搞得怨声载道,天天都有人来衙门告状。

不过,凡事讲个名分,人家冯敬云这回其实是采用了一个非常新潮的名头:

“债卷。”

这个概念当然是徐晋教给他的,而这玩意说起来也很简单,属于后世常见的金融,模式。

简单来说,比如张三家“拿”出一千两银子,保乡军会发给此人一张相同面额的纸质债券,类似银票的模样,并且还会在衙门留档。

债券又以一年.三年.五年为期,用以给保乡军充当军费。

到期之后,购买债券的大户可以除了本金之外领到一定的利息,并且还有一项收益可观的“分红”。

例如保乡军攻下一座城池,缴获了许多财物,便会根据总数量按照一定比例给这些债主分下一定的红利。

也许买了一千两银子的债券,过个一两年翻一番也不是不可能的。

当然了,战争债券这种金融概念对于如今的大明百姓还过于新潮,几乎九成九的人都嗤之以鼻。

开玩笑,你一个造反的贼军,搞不好哪天就被朝廷收拾了。

还他妈的给我分红?

本金都够呛能拿回来!

但冯敬云可不管这些,大将军交代的任务那是必须得完成的,于是乎他便将这十万两银子的债券强行分摊到思明府那些大户富商的头上。

有人说了,那老子就是不买你能拿我怎么样?

呵呵...那就不好意思了。

稽税局和监察局的酷吏会立刻登门拜访,将此人的税务状况和政治立场好好的审查个三五遍。

只要用心查,总能查出些东西。

一旦有什么问题,先进监察局待十天半个月再说,那里的茶水可不是那么好喝的

也正因为如此,稽税局和监察局这两个部门现在已经臭名昭着,令无数人闻风丧胆!

徐晋自然知道这些大户不情愿,但没办法保乡军现在需要银子。

况且,随着时间推移他相信战争债券这东西以后会成为香饽饽,到时候你想买还得托关系呢!

不过在众多不情不愿的豪门大户中,倒是有那么一小撮人自愿购买了这种债券,有些是看好保乡军的潜力,打算拿些小钱出来赌一把,另一些则是纯属关系亲近。

例如罗庆县的蔡邵,也就是蔡家二女的父亲,在得知这个消息后,便力排众议的拿出了两千两银子购买战争债券。

这小老头深知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纯当是支持大将军了,对于能不能将这笔钱收回来其实不抱什么希望。

两个闺女在将军府待了这么久,还未被徐晋宠幸,这让蔡邵十分着急。

私下里更是不止一次的训斥过蔡姝和蔡宛二姐妹,将后者弄得心中颇为委屈。

1秒记住官术网网:tbxsw..